秀站 > 社会 > 正文

不要再说瑞幸倒闭了

2022-06-22 11:48 来源:秀网 点击:

不要再说瑞幸倒闭了

2020 年 4 月 3 日这一天,瑞幸咖啡因自曝财务造假引发 APP 爆单。当时调侃这么便宜的咖啡 " 喝一杯少一杯 " 的网友们恐怕不会想到,这家三年亏了 100 多亿的公司还能撑到现在。

关键是,它不仅没倒,看起来活得还挺好。

生椰拿铁一年卖出了 1 亿杯,杯子连起来能绕地球大半圈;新品椰云拿铁跟椰树集团联名,上线首日就卖出 66 万杯,一周的销售额超过了 8100 万。

从不想上班的利路修,到天才少女谷爱凌,每隔一段时间瑞幸小蓝杯就会刷屏所有人的朋友圈,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的次数堪称新消费中的顶流。

此情此景,让人难以相信,就在一年多以前,瑞幸才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如今的瑞幸,真得翻盘了吗?又是谁拯救了它?

瑞幸,满血复活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曾经对标星巴克的平价咖啡品牌,已经满血复活。

过去几个月,疫情冲击下的新消费品牌们哀嚎一片。退市近两年的瑞幸,则交出了一份让很多人 " 惊喜 " 的成绩单。

疫情冲击下,瑞幸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依然实现了 89.5% 的同比增长 / 图虫创意

2022 年第一季度,瑞幸收获了 1610 万元的营业利润,和 1980 万元的净利润。看着不多,意义重大,这是瑞幸自 2017 年成立以后,第一个没有亏损的季度 [ 1 ] 。

很多人不知道,瑞幸实现盈利,其实早有预兆。

造假风波后的 2021 财年,其经营亏损就已经大幅收窄,从 2020 财年的 25.9 亿元下降至 5.4 亿元 [ 2 ] ,自营门店的利润率更是连续四个季度保持 20% 以上 [ 3 ] 。整体利润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变化是,瑞幸又开始开店了。

曾经用 2 年半时间狂开 4500 多家自营门店的瑞幸,一度在 2020 年经历 " 关店潮 ",到年底门店数量下降了 12.9% [ 4 ] 。瑞幸旗下的 " 小鹿茶 " 加盟项目也停止了扩张,门店数量骤降 [ 5 ] [ 6 ] 。

2020 年,瑞幸的自营门店数量从 4506 家,下降到了 3929 家 / Wikimedia commons

从 2021 年开始,瑞幸重新开放加盟 [ 7 ] ,自营门店数量也恢复增长。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其整体门店数量突破 6500 家 [ 1 ] ,超过星巴克在国内的门店数,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 8 ] 。

至此,成立不到 5 年的瑞幸把咖啡生意做成了 " 过山车 " 模式。

17 个月创下中概股最快上市记录,短短 13 个月后退市,遭遇监管机构的巨额罚款、投资人的集体诉讼,以及意料之外的疫情冲击。绝大部分人看来 " 必死无疑 " 的瑞幸,不到两年竟然又活过来了,增长势头还异常凶猛。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暴雷之前,瑞幸给外界的印象普遍是不差钱,连续几年因烧钱补贴产生的亏损在高管的公开发言里,也属于 " 符合战略预期 " [ 9 ] 。然而到了 2020 年,这家公司的境地完全改变了。

靠着 " 烧钱 " 补贴和到处做宣传,瑞幸在一二线城市快速崛起 / Wikimedia Commons

造假事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瑞幸这边又是罚钱,又是打官司,还得支付给投资者一大笔赔偿金,在疫情跟舆论影响下维持正常经营。如此急需用钱的关头,瑞幸还因为退市无法从股市上筹集资金。

危急之下,瑞幸最终选择迎接变化。起死回生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老股东的注资,换个新老板。

大钲资本作为瑞幸最早也是最大的外部投资机构,曾率领愉悦资本在内的投资人派系,跟以陆正耀为首的创始人派系,自 2020 下半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主导权争夺战 [ 10 ] [ 11 ] 。

直到今年 1 月,一切尘埃落定。通过持续注资一步步扩大持股,大钲资本最终成功取得公司 50% 以上投票权,取代陆正耀成为瑞幸的实控人,帮助其摆脱了破产危机 [ 12 ] [ 13 ] 。

在此期间,瑞幸管理层也成功换血,早早开始了积极的自救。

奶咖策略,大获全胜

如果要论哪款饮品救活了瑞幸,第一名肯定要颁给生椰拿铁。

2021 年 4 月 12 日,这款主打添加 " 生椰乳 " 的椰奶咖啡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那个夏天火到什么地步呢,全网平台的博主们都在安利,但因为断货 " 根本买不到 " 的网友直接给它建了个词条,感叹自己 " 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念出那句:一杯生椰拿铁,去冰无糖 "。

生椰拿铁一经推出,就成为瑞幸的 " 断货王 " / 图虫创意

到了 6 月底,瑞幸的生椰系列单月销量超过 1000 万杯,刷新了新品记录。大批喝不到的网友们忙着复刻同款,连带着生椰拿铁里使用的厚椰乳销量也有了大幅增长 [ 14 ] 。

单品的爆火进一步带动瑞幸财务状况的改善, 2021 上半年其门店层面实现盈利,利润率为 16.3% ,而一年以前,瑞幸旗下门店还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亏损率达到 39.2% [ 15 ] 。

有人将生椰拿铁的出圈总结为又一次成功的新消费营销事件,选秀爆红的利路修自带热度,加上瑞幸为其量身打造的魔性洗脑广告语 "YYDS"、" 永不下班 ",一齐将生椰拿铁推向顶流。

但放在品牌的层面来看,这不是瑞幸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推出爆款,比如生椰拿铁之前的厚乳拿铁,后来的丝绒拿铁、椰云拿铁,都在市场上掀起过不小的水花。

它们统称为 " 奶咖 ",即以美式或意式浓缩为基底,加入牛奶、椰奶以及其他风味物质的奶茶式咖啡。这种不像美式那么苦,比拿铁多了份新鲜感,又比奶茶少了些负罪感的饮品,才是瑞幸逆袭的关键。

瑞幸的 " 奶咖 " 会使用椰乳、燕麦奶等植物基乳制品,对 " 乳糖不耐 " 的咖啡爱好者更加友好 / 图虫创意

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接受不了太苦的咖啡。2020 年第一次喝咖啡的人有 54% 选择了速溶奶咖 [ 16 ] 。2021 年消费者在咖啡店最喜欢购买的咖啡品类是卡布基诺 [ 17 ] 。

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是瑞幸 " 奶咖 " 成为爆款的底层逻辑。

除此之外,在这背后瑞幸还有一个更加实际的考量——提高客单价。因为消费者爱喝,且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 奶咖 " 产品相比普通美式跟拿铁,有着更高的提价空间。

2021 年,瑞幸推出的 113 款全新现制饮品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 " 奶咖 "。到了 2021 年底,瑞幸产品的平均单价已经从 2019 年四季度的 9.97 元提至 15.24 元 [ 18 ] 。

还有个更明显的变化是,从 2021 年开始,你很难再收到瑞幸发来的 1.8 折和 3.8 折优惠券,更常见的是 5.5 折和 6.8 折。

涨价,为瑞幸带来了实际的业绩增长。2021 年,瑞幸前六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 2019 全年收入 [ 15 ] [ 4 ] ;全年的收入相比 2020 年几乎翻倍,接近 80 亿元 [ 2 ] 。

走出阴霾的瑞幸,变得更好喝了,也变贵了。

开放加盟," 一石多鸟 "

调整产品战略只是其一,为了自救,瑞幸甚至改变了长期的开店策略。

自 2017 年成立后坚持咖啡门店直营的瑞幸,在 2021 年 1 月宣布放开加盟。有人觉得瑞幸是真 " 穷 " 了,如今看来,这种模式其实是 " 一石多鸟 "。

瑞幸成立后一直采用直营模式,主要是开在写字楼、商圈、大学校园的快取店(Pick-up)/ 图虫创意

首先呢,加盟店成为了瑞幸一大收入增长来源。

2020 年,瑞幸的加盟店以小鹿茶为主,收入占比仅有 7.9 %。随着瑞幸咖啡加盟店的扩张,截至 2021 年底、 2022 年第一季度末,这部分收入占比相继增长到了 16.4% 、22.8% [ 2 ] [ 1 ] 。

瑞幸不收加盟费,但每家加盟店开张之前,装修费用、生产设备、原材料、利润分成等都会成为其总部的收入来源。实际情况下,开一家 30 平米左右的门店,每个加盟商前期投入至少需要 35 万元 [ 19 ] 。

加盟,对瑞幸来说,基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尤其是,当生椰拿铁的爆火跟押中谷爱凌同时发生在一家品牌身上后,瑞幸就成了咖啡界的 " 紫微星 ",在各地掀起加盟热潮,四线城市的老板想开店都得先排队。

其次,借助加盟模式,瑞幸不仅能继续扩张,还可以把开店的成本部分转嫁给加盟商。

瑞幸 2021 年新增的门店中,超过 60% 都是加盟店;与此同时, 2020 年关了很多店的瑞幸,在 2021 年新增 1221 家门店的情况下,租金成本占比却下降了,因为瑞幸不用承担加盟店的租金 [ 2 ] 。

更关键的是,瑞幸的 1900 多家加盟店主要集中于下沉市场,也就是三线及以下城市 [ 1 ] [ 20 ] 。

目前三四线城市的咖啡馆主要以连锁品牌为主,比如瑞幸、星巴克 / 图虫创意

这是一片尚未被咖啡文化渗透的市场,《中国现磨咖啡白皮书》显示,三线以下城市精品咖啡馆的占比不足 1% [ 21 ] 。同时,这些城市也拥有消费潜力巨大的年轻群体 " 小镇青年 "。

有调研数据指出, 63% 的小镇青年都曾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过,有利于咖啡文化普及 [ 22 ] 。2021 年小镇青年对冻干及胶囊咖啡的消费增速已经超过了两倍 [ 23 ] 。

对于瑞幸来说,下沉就意味着未来高速增长的可能。

但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忽视,不论是转行做咖啡的蜜雪冰城,还是大规模进军三四线城市的星巴克,抑或一众新消费咖啡品牌,都已经来势汹汹。

2021 年初,对于仍处于亏损、没有完全摆脱危机的瑞幸来说,在下沉市场采用加盟模式,无疑是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占领地盘的最佳途径。

截至今年 4 月 11 日,瑞幸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已经拥有 1252 家门店,在众多咖啡品牌中排名第一 [ 20 ] 。就在同一个月,瑞幸结束了破产保护,全面回归正常经营 [ 13 ] 。

瑞幸彻底活过来了,不得不说,它也比破产前活得更好了。

瑞幸,从没真正 " 死亡 "

在资本市场上,瑞幸的 " 起死回生 " 绝非司空见惯,财务造假不是小事,绝大多数因此被做空的上市公司,都不会有翻身之日。

抛开那些自救策略,归根究底,瑞幸能够重整旗鼓,验证了消费行业一个永恒的真理:没有被消费者抛弃的品牌,不算真正的 " 死亡 "。

暴雷之后,瑞幸的月均交易用户只出现了短暂的下滑 / 图虫创意

对于瑞幸来说,这波消费者主要就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虽然疯狂烧钱的补贴模式备受争议,但瑞幸在成立以后,也的确用大把的优惠券,培养起了一批年轻人喝瑞幸的习惯。他们是鲜制咖啡的主力消费人群,常常出没于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商圈、学校等地段,喝咖啡主要不是为了格调,也不是口味,而是提神醒脑,高性价比的瑞幸是不二选择。

在此背景下,截至 2019 年底,不到两年时间,瑞幸的月均交易用户数已经接近 1200 万 [ 2 ] ,累计交易用户达到 4061 万 [ 26 ] 。

即便是爆出造假丑闻,瑞幸的月均交易用户数也只是出现了短暂的下滑 [ 2 ] 。更多人在意的并不是瑞幸会有什么后果,而是自己还能不能喝到一杯比星巴克便宜一半的咖啡。

当然,瑞幸能够 " 东山再起 ",靠的也不只是价格的吸引力。

这两年,瑞幸的补贴力度大幅降低,还上调了好几次产品单价,与之对应的却是从 2021 年 6 月份开始其月均交易用户数屡屡突破新高 [ 2 ] 。

为什么涨价了的瑞幸,还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其实又回归到了消费行业增长的本质——产品。就比如一杯生椰拿铁接近 20 元,很多人买的并不只是纯粹的咖啡因,还有椰奶 + 咖啡带来的一种独特口味。

生椰拿铁好喝又有创意,年轻人们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溢价。当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瑞幸的品牌形象也有所改变,从便宜大碗到好喝不贵,从 " 刷锅水 " 到 " 国货之光 "。

每天喝一杯瑞幸,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 / 图虫创意

危机之中,瑞幸能频频押中爆款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在,但绝不止运气。鲜为人知的是,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瑞幸的产品研发和日常运营也没有停下 [ 24 ] 。

因为内部的 " 赛马机制 ",瑞幸平均研发 22 款产品中,最终只有一款走向大众。2020 年,瑞幸一共推出了 77 款全新现制饮品,这意味着,其内部平均两天就可以研发出差不多 9 款新品 [ 25 ] 。

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瑞幸放弃了激进的扩张战略,关闭业绩不好的门店,最大程度地砍掉不必要的营销开支,告别了 " 开店 + 补贴 " 的粗放模式,走向以产品为主的精细化运营。

表面来看是消费者没有抛弃瑞幸,根本上还是瑞幸自己拉了自己一把。

造假事件虽然是瑞幸的一次严重危机,但也给这家 " 蒙眼狂奔 " 的公司按下了暂停键,让其能够及时反应过来,从 " 烧钱扩张 " 的路径中抽身。

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时代,对于瑞幸来说,经历 " 破产 "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