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历史 > 正文

​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曹操

2023-03-25 14:40 来源:秀网 点击:

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曹操

诸葛亮如果跟了曹操三国会怎么样? 诸葛亮不会跟曹操干事。这是因为: 第一,年龄因素。曹操生于155年,诸葛亮生于181年,两人相差26岁,即差了一代人。这不是小事,比如郭嘉,对曹操来说就是一个青年才俊,然而郭嘉比诸葛亮还大十一岁。俗话说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死时三十八岁,诸葛亮那一年即建安十二年(207)二十七岁,被刘备三顾茅庐先一步请走了。

不过,即使曹操在刘备之前去请诸葛亮,也不一定能把诸葛亮请出山。因为那时曹操名气很大,诸葛亮作为关心时局的干才,不可能不知道。如果诸葛亮有心在曹操手下干事,不会干等到二十六七岁。而曹操也早已经度过人材饥渴期,其时文有荀彧,荀攸,刘晔,程昱,贾诩,司马懿等;武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徐晃,于禁,张辽,张郃等等,具有北方冀,青,幽,并,徐,兖,豫,雍,凉等州郡,挟天子令诸侯,可以说是地大物博人材济济。

曹操爱才不假,但得看什么时候。同样的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面孔,为啥张松原来打算把西川献给曹操,却热脸贴冷屁股不被待见?就是曹操那时已经志得意满,不再是那个来不及穿鞋就去迎许攸的曹操,而多少有点那个目光短浅,色厉内荏的袁绍先生味道了。第二,志向因素。有人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先生扬刘抑曹,故意黑曹操。应该说曹操的历史功绩确实应该肯定,但曹操确有一些事做的不太厚道。

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亡途中可能杀了吕伯奢一家的事,很多人说这是小说不可信。其实罗贯中写这个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据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二]魏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由此看来,这是裴松之引用魏晋世语中记载的说法之一,裴松之是南朝宋代人,距三国不远,该注有一定可信度。

三国志.武帝纪: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一]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曹操为了报父亲和家人被陶谦部下张凯杀害之仇,一路烧杀,屠城,不顾一切有点疯狂意思,这也不是罗贯中随意乱说的,而是有历史记载的。

第三,诸葛亮辅佐刘备是风云际会,缘分天成。尽管说三国演义中有些让人恶心的描写,比如刘备在逃亡途中,猎户刘安竟然杀死妻子为刘备充饥的故事,就有点适得其反。但刘备仁义爱民,数十万人从新野跟从到当阳,被曹操轻骑杀散也是有记载依据的。

三国志.刘备传: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这里说的是刘备为平原令时,治下有一位叫刘平的不服,买通刺客欲行刺刘备,但刺客居然不忍行刺,私下把实情告诉刘备后就离去了,连三国志都说了:可见其得人心如此。这充分说明刘备争取民心确实有一套,不是虚夸冒充的。

第四,若果硬要诸葛亮跟曹操干事,那就是第二个徐庶悲剧。不会有奇迹出现,只是默默无闻的虚度一生而已。断不会有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壮诸葛近似妖,也难产生我们今天热烈讨论的三国故事。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

刘备更加麻烦,当然,或许还能占据一些小的城池,但是搞不大的。

因为,荆州是诸葛亮定计得的。益州也是。汉中也是诸葛亮打下来的。

刘备得天下,靠的就是诸葛亮。当然刘备得的是三分之一天下,不是整个天下。

刘备依靠诸葛亮过多,如果没有,实在不行。你看没有得诸葛亮的时候,一路败仗,被曹操追着打。有了诸葛亮才稳定了。

如果没有没有诸葛亮,刘备肯定做不大。这是必然的。

诸葛亮跟了曹操,肯定如虎添翼了。

曹操可能加速统一天下的速度。因为曹操底下武将多,又得诸葛亮等谋士,那还得了?气吞万里如虎。恐怕就是如此了。

诸葛亮在三国里智谋超群,绝非等闲之辈,他未出茅庐,三分天下,七出祈山,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不是一般的人。

所以他不论去投曹操,还是孙权,都会给予对方极大的帮助。

但是依据诸葛亮的性格和政治抱负,他是不会归入曹操阵营的,因为他认为曹操是盗取汉室江山的贼,

汉贼曹操,是他对曹操的评价。他认为刘备的名义比曹操要正,毕竟人家是汉室皇亲,虽然不是那么亲,但是也算是血脉一只吧。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