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八卦 > 正文

这姬圈顶流,就这么翻车了?

2022-07-06 01:18 来源:秀网 点击:

这姬圈顶流,就这么翻车了?

自从《浪姐 3》开播以来,刘恋就话题不断。

她和薛凯琪的舞台更是在姬圈内火了一把,观众路人纷纷 " 嗑晕了 "。

刘恋三公被淘汰,热搜上还出了一个# 浪姐集体失恋 #的 tag。

Anyway,这些都只能说明,刘恋确实火了,但人红是非多。

刘恋 2019 年对《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豆瓣书评随之也被翻了出来,引起争议。

她评 " 毁掉房思琪的两个元凶,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自己的文艺病 "。

有人觉得房思琪的痛苦不应该被轻飘飘定为文艺病:

" 刘恋未免太高高在上 "

" 痛苦被说成文艺病,真的很傲慢 "

" 很悲哀的事情神他妈被说成文艺病 "

" 文艺病这个词也太重了,否定了房思琪的一切 "

也有人觉得一个人多年前的书评没必要被如此鞭尸,也不该被审判:

" 真的没必要过分道德审判了 "

" 为什么要拿刘恋过往的言论挖出来鞭尸?"

" 文艺病是说的不对,但没必要这样扒刘恋 "

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它们也不该发展成非黑即白的极端问题。

公然审判她,

我们还有 " 多元 " 解读吗?

一个多年前的书评,突然被挖出来,然后刘恋就被推上了大众的审判台。

" 看了这个我只能建议:不要在心智未成熟前过早接触过多文学作品或另类音乐。否则会因为文学滤镜而沉浸于对苦难的自我献祭。毁掉房的两个元凶,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自己的文艺病。"

在整段书评中,许多人对她 " 因文学滤镜而沉浸于对苦难的自我献祭 " 的表述没有什么异议。

大部分的争议争论在于,刘恋把房思琪极为痛苦的经历评为不痛不痒的 " 文艺病 ",这是一种傲慢的,没有同理心的表现。

他们认为刘恋是一个一生顺风顺水、强大和独立被培养的女性,而相反房思琪的成长过程不断被打压、被驯化,所以刘恋是不可能和房思琪共情的。

而在众多的批判中,有一些人是在就事论事,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抓住痛点,然后趁机宣泄一番,甚至演变成他们无法接受刘恋的存在。

或许这一条书评写了什么并不重要,有的人也不在乎。

事实上刘恋三年前的书评被如此抨击,也是如今社会对于多元解读的包容度在不断下降,解读视角也在不断收窄。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如果足够幸运,而且充满了爱与顺利,那她无法理解、无法共情房思琪的苦难,也是正常的,甚至有可能这是大部分旁观者的想法。

当然也不否认,旁观者会有觉醒的一天。

或许刘恋被鞭尸根本原因之一是,她是有热度的公众人物,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剖开自己接受公众的评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

人性终归是复杂的,而且也并非永远的一成不变,但在对立的语境中,大家总是想轻易地把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打倒。

在一些大型公共议题中,随着舆论的跑偏,事件的本质也逐渐被模糊,甚至忘记了我们其实可以用 " 讨论 " 去解读这个世界。

说这些并非说想帮刘恋洗白,这也没什么可洗。

蝉主也不同意刘恋的观点,第一感觉同样是有傲慢感与不适。

但大家都可以持有各样看法,也可以同意 / 不同意她的观点,同理,她也有权利去发表自己观点。

因为 " 观点 ",从来并非只容允许存在一种声音。

毁掉房思琪的,真的是 " 文艺病 "?

" 文艺病 " 这个标签符号,第一观感上有种无病呻吟的既视感,其不适程度相当于把抑郁症解读成矫情。

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极为痛苦的书,共情能力、代入感强的人,甚至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情绪崩溃。

因为房思琪的故事很痛,也很绝望,这种情绪,蝉主并不想将它解读为 " 文艺病 "。

从 13 岁开始,她就被年长自己 37 岁的语文老师李国华长期诱奸,然后用 " 爱 " 来消化这种伤害。房思琪最不幸的根源就是因为遇到了李国华,而这些实际性的伤害在现实也不能称之为文艺病。

社会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说林奕含是 " 知三当三 "。

当初林奕含写书的初衷,不仅仅是希望社会能看到房思琪,也是希望房思琪们能够勇敢大声呼救,说出那句" 我也是房思琪 "

她呼吁社会能够看见并理解帮助这些受到伤害的受害者们。

虽然她在书中曾写:" 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

后来,我们都知道的现实悲剧是,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后,作者林奕含自杀身亡。

林奕含还说过,因为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性暴力的映射也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上,某女性角色因受侵犯而黑化或产生巨变、某女性角色因受到侵犯就被不断指责等等。

这种叙事桥段并不能给人一种女性强大、坚韧的感觉,相反更多的是不适与凝视,甚至是利用,就像林奕含在采访中所说的:

" 我每次看到我都会不舒服,就是又是被强暴。你知道那个质量吗?你真的知道什么叫做被强暴吗?为什么永远要让角色被强暴,才遭逢剧变,你想不到别的东西了吗?"

难道女性真的要经历巨大的耻辱,自身才能发生改变吗?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摧毁吗?现实中又有多少受害者是无法再面对耻感?

相反一个事实是,加害者的罪恶反而被模糊了。

就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李国华在现实生活的原型最后没有被定罪,还在继续执教。

这也是为什么我还是会选择站在少数的、不幸的受害者一方。

因为在 " 性犯罪 " 中,真正应该受到指责和惩罚的,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而他人的苦难也不该被傲慢地评价。

刘恋的那段书评恰好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人类情感确实不是百分百共通,这句话也并非在针对刘恋,而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人能感受到真切的痛苦,同时为这些痛苦发声与共情,这是人最弥足珍贵的品质之一。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只有对每一个受害者给予关注和理解,才能让这个社会不至于变得如此麻木不仁。

可能有些人只是认为,房思琪不过是一个小说角色。但小说里的故事能让现实如此多的人产生共情,就说明同样的故事也在现实发生,甚至更为残忍。

而种种争论和恶言,都正在说明:

这个世界不仅没有变好,相反,环境变得越来越逼仄了。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