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八卦 > 正文

​王姬个人资料简历(著名演员王姬成名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2022-12-23 03:52 来源:秀网 点击:

王姬个人资料简历(著名演员王姬成名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最近的一段时间,电视剧《山河月明》热播。

剧中的很多老演员,都引起了讨论。

比如演“马皇后”的王姬。

说起来就算是如今提到王姬,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还是《北京人在纽约》。

毕竟当年那部剧,实在是太火了。

王姬也算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只是多年以后,再提到让她爆红的《北京人在纽约》,王姬却不止一次地表示:

那部剧,差点毁了我的生活。

1

很多人认识王姬,可能都是因为一部《北京人在纽约》。

她在其中饰演聪明、能干、漂亮、独立的“阿春”。

作为社会最初转型时期的女性形象,影响了不少人对传统的颠覆与对现代女性的认识。

可以说作为演员的王姬,非常擅长塑造具有个性和追求的女性形象。

而之所以演得好,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她有生活。

毕竟生活中的王姬,就是一个妥妥的“独立女性”。

王姬是陕西西安人,1962年7月,她出生于北京。

因为父母工作忙,她自幼就是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野孩子”。

自己上学放学,自己生活自己管理,4岁就学会了做饭,没事儿还喜欢跟邻居学跳芭蕾舞。

1977年,15岁的王姬,未经父母同意考取了部队文工团,成了当时年纪最小的文艺兵。

只是别看年纪小,心气却很高。

没见过世面的王姬,想成为中国的乌兰诺娃。

乌兰诺娃是前苏联芭蕾舞演员,被称为是“芭蕾舞宗师”,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所以身边人知道王姬的目标后,没少取笑她。

但年少的王姬却显得很淡定,她想要证明自己:

往后的日子里,她练功特别刻苦,每天比团里其他人至少早起半小时练功,晚上就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法语。

在这样的拼搏之下,王姬在文工团越来越“亮眼”。

不过随着年龄增大,见过的世面越来越多,王姬也越来越“清醒”:

她知道自己的好,只是在团里的佼佼者,想成为乌兰诺娃那样世界级的舞蹈家基本不可能。

再加上那个时候,周围的演员有的受伤离开,有的考大学,王姬也有点着急了。

对于未来的路,她陷入了深深地迷茫。

巧的是这个时候,朋友见她没什么方向,便推荐她去试一下吴德正筹备的新电影《塞外夺宝》,看看有没有兴趣。

此前的王姬,其实没有接触过演戏,但或许艺术都是相通的,通过一部戏的接触,她对表演有了一些感觉。

本来就没什么方向,经过一番思考,1981年,19岁的她报考了北京人艺。

据说当年报考的人数,多达1400人。

好在准备充分的王姬,还是脱颖而出,成功地考入了人艺,和宋丹丹、梁冠华成了“同学”。

2

都知道北京人艺,从来不缺好演员。

特别是八九十年代,那里可以说是老艺术家们的聚集地。

所以像王姬这样的新人,进去了就只能跑龙套。

而且一跑就是好几年,用王姬的话说就是:

跑龙套就像我的宿命,一年中几乎360天在舞台上,跑到自己都精疲力竭。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就比如说宋丹丹,幸运地得到了机会。

并且她也确实有实力,没几年就成了“台柱子”。

眼看着同批的演员走出来,王姬再一次陷入了焦虑。

其实她也有实力,在人艺时,有一次准备话剧《家》,饰演梅表姐的演员当时状态不好,最终由王姬替换上场。

关键是王姬没有辜负机会,成功地演绎了角色。

只是下场以后,她自己躲到厕所哭了很久:

她觉得自己被“埋没”太久了。

一定程度上,怪不得王姬“哭”,毕竟那些年的她,真的错失了太多机会。

记得刚进人艺,因为口才好,应变能力强,王姬还在北京台客串过节目主持人,成绩很亮眼,人气也得到了提升。

然而人艺有个规定:一般不允许演员出去接戏,王姬私自外出录制节目,还受到了批评。

无奈的她,只能放弃大好的机会。

据说在人艺的几年,王姬一共放弃了两届春晚(1986年、1987年)的主持以及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

更让她头疼的是,就算她已经放弃了很多,在人艺依旧得不到重用。

时间久了,“隔阂”也越来越深。

到了1987年,“怨气”彻底爆发了。

那是劳动节期间,王姬参演了剧院安排的电视剧《秋天的旋律》的拍摄。

拍摄地点在郊区,当时王姬的姥姥从外地专程看她。

但王姬和剧组请假却怎么都通不过,王姬最后一次请假未通过的时候,她冲进领导办公室,发了一通脾气,选择了辞职离开。

可辞职容易,重新生活却充满了挑战。

或许是厌倦了演戏,王姬迫切地想要开始新的生活。

赶上“出国热潮”,敢于挑战的她,选择随大流,跑到了国外。

3

其实王姬出国的时候,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高峰。

王姬18岁那年,他们就在一起了。

王姬从人艺离职后,小情侣本来打算一起出国,结果王姬拿到了签证,高峰却没有拿到。

两个人被迫分离,王姬一个人漂在了国外。

虽说出国前,王姬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打算,却没想到现实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初到美国,最难的时候,只能吃面包喝凉水充饥。

日子过得很辛苦,所幸的是她坚持了下来,并且3年后,男朋友高峰终于拿到了签证。

两个人团聚,生活也渐入佳境,甚至在1991年,他们还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高丽雯。

生完孩子没多久,王姬就继续工作了。

也是在工作的间隙,她得到了拍摄《北京人在纽约》的机会。

说起来当年,郑晓龙、冯小刚拍《北京人在纽约》,也是孤注一掷,本来资金就很紧张,别人都让他们在北京搭棚拍,两个人非要跑到美国、要拍就拍真实的。

该花的钱一分还不少花,像是为了拍摄曼哈顿高楼大厦后面墓地的一个镜头,郑晓龙租了一架直升飞机进行航拍。

拍摄的过程中,他自己双腿在外,被一根绳子绑着。

结果第一次拍完,因为镜头摇晃得太厉害,他又租了一次重新拍摄。

就那一个镜头,光飞行员小费就给了800 美元。

只是该花的钱花了,能省的剧组也是一点不含糊。

为了减少成本,拍摄强度非常高,对演员的考验很大。

当时拍摄主要场景的餐馆白天营业,只有晚上打烊后才能供剧组拍摄。

王姬曾经4天4夜没睡觉,只能在空隙间躺在沙发上补觉。

身体已经睡着了,但是耳边一听到导演那句“预备,开始”,立马进入状态,开始演戏。

然而拍摄前期,王姬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可为了整部剧顺利拍摄,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虽说剧组已经很照顾她,但拍摄的过程中:

王姬平均每天,只有5个小时的睡眠。

后来回忆起这件事,王姬感慨到:

因为当时太过辛苦,孩子在肚子里4个月没有成长。

不过在当时,影响并没有显现出来。

王姬拍完了以后,回家安心养胎、产子。

紧接着电视剧播出,红遍了大江南北。

王姬也算是走出来了。

谁知道儿子一岁半那年,被诊断出自闭症和智力障碍。

王姬一下子懵了,她觉得儿子之所以患病,是自己怀孕时,拍戏劳累过度导致的。

带着“内疚”的心情,王姬带着儿子四处看病。

家里的钱用光了,她就只能一边回国内拍戏,一边带儿子看病。

一家人再次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4

遗憾的是尽管王姬很努力,可儿子的病很难完全“痊愈”,这意味着她的儿子永远不可能和其他小孩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屡次医治无效后,王姬非常受挫,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以泪洗面的“哭诉”:

戏可以拍很多部,但儿子只有一个。

作为演员,我赢了 ;作为母亲,我输了。

等到稍微缓解以后,王姬又开始疯狂的拍戏,她想攒一笔钱,留给儿子当“未来生存保障金"。

结果没想到2011年,又出现了意外。

当时王姬把多年积蓄600万元拿出来投资,想着能赚钱,却遭朋友骗,“赔”了个血本无归。

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重头开始。

后来等到女儿高丽雯长大,也开始拍戏挣钱,情况才稍微好了一些。

然而女儿长大了,丈夫高峰却抛弃了她。

所以这些年来,王姬基本上是一个人带着女儿、儿子生活。

一直到最近几年,她依旧在拼命地拍戏,为的就是可以给儿子存一些钱。

对于儿子,王姬始终没有释怀,就像她曾在采访中说的:

如果上帝站在我的面前说,一个给我成功,但给我一个残疾的孩子。

另外一边说,让我做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给我一个健康的孩子。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