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八卦 > 正文

​还有人关心春晚吗?

2022-12-17 13:36 来源:秀网 点击:

还有人关心春晚吗?

问各位个问题,今年你会看春晚吗?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就在前几天," 春晚 " 不出意料地出现在了热搜里。

网友老爷们热议的源头是因为世界杯上出彩的卡塔尔皇室王子受邀参加 2023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但很明显,整个的话题走向开始偏移,网友们真正关心的不是谁来参加春晚,而是春晚的节目内容。

因为网友们发现,本该开口大笑的语言类节目,结果就和赵丽蓉老师在《如此包装》里唱的那样——" 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你说难受不难受 "。

你说难受不难受

平日里,无论网友们的话题距离拉得如何开,三观爱好多么不相同;这几年,只要到了讨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环节,那就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不好看

南方的网友可能会白着眼瞥一眼手机,敲上一句 " 春晚我们南方人根本不看 ";而北方的同学此时也会评论一句 " 不好意思,这几年我们北方人也不爱看 "。

由此我们就会知道春晚的口碑已经一落千丈。

我们会发现,这几年的春晚呈现出一种 " 套路化 "" 模板化 " 的状态。

已经有网友对今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做了一个全面的预测:

今年最红的流量明星唱歌

水时长的相声

小品方面:防疫有关的邻里冲突、家庭向的催婚 + 二胎 / 三胎、网络流行语的硬插

杂技 / 武术

大合唱(歌曲舞蹈串烧):一定有儿童向的小兔子乱跑

魔术:晚上 10 点到 11 点半拉高收视率

京剧随意穿插

最后《难忘今宵》

其实说到底,历年春晚的精彩程度,一直取决于春晚小品水平的高低。

但是,这几年网友们的普遍反应是,春晚的小品真的不好笑,没有了春晚老人们扛把子,全是硬套路、烂煽情。

比方说春晚小品里经典的主题 " 春节不回家过年 ",通常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走向 :

大城市里的外乡人因为各种理由,决定今年过年不回家,结果闹出了许多误会,最后邻里街坊,居委会一起过个团圆年

网友直接把此类小品总结为 " 就地过年 "。

在这种模板下,不同类型的人物确实还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十多年前,主角换成进城务工人员,就是歌颂伟大的城市建设者。

这几年,换成年轻人或者小情侣,那就是为了梦想打拼的北漂青年。

这么个创作套路延续了几年之后,喜爱 " 创作 " 的网友们直接火力全开,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晚押题大赛。

B 站最强押题 UP 主

熟悉的套路之后,更熟悉的来了," 吃饺子(砸)" 俨然成为一个小品里的万能煽情结尾。

B 站单口邱千

打个比方,曾经的春晚小品就像手工饺子,我们期待各种馅混在一起,一口一个不同滋味。

而现在的小品变成了流水线上的速冻饺子,无论什么馅的,吃到嘴里都是一个味儿。

这几年,无论什么样的小品主题最终肯定会加上 " 爸!妈!我们一起吃饺子!" 这种令人尴尬又无奈的煽情。

本来饺子在小品里出现做为小品道具,用来推动故事的情节,如果翻一翻过去几十年的小品里的吃饺子的作品也有不少。

郭冬临小品《实诚人》里吃饺子的功能是小品情节和人物情绪的推动

但现在 " 吃饺子 " 彷佛就像是在糊弄电视机前吃饺子的观众。

所以 " 就地过年 "+" 吃饺子 ",一个万能的套路加上一个烂煽情的结尾,这么一个模板,形成了近几年来最不好笑的小品趋势。

我们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中的小品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引人捧腹大笑了。

曾经小品上的一句台词可能会引起新一年的潮流,而现在小品中的幽默台词则是上一年的烂梗笑点。

春晚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拉胯的,我们无法得知。

但微博上有个网友的观点是:自从刘谦和小沈阳那一届春晚(2009 年)之后,春晚整体观感就开始逐年拉胯。

根据中国商产研究院的数据来看,和网友说的差不多,2010 年之后,春晚收视率已经步入了不可逆的走低。何况更多的时候,打开春晚只不过是做个背景音,因为这一天所有台只有这么一个节目。

这两年,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近过年,特别是春晚当天,只要打开小破站的经典小品合集,你就会发现同时在线人数达 1000+。

网友们会聚集在 B 站的小品合集下方,精神过春晚,一起缅怀曾经真让人笑出声的小品段子。

我们一直会开玩笑说春晚放着就是当个背景音,这几年的春晚真的就沦为家庭聚会的背景音了。

因为我们怀念的是曾经的春晚没有烂煽情的包饺子戏码,但打开电视,我们发现:

再也没有本山大叔和高秀敏为了包王八塘,给乡长家里送鳖。

再也没有郭达饰演的老父亲,看着追星女儿蔡明痴迷港台明星,把郑成功当作郑智化的弟弟。

实在没有字幕版本的,用《快乐驿站》的版本

再也没有赵丽蓉老师的太后大酒楼,以及变成了测试间谍专用的口令 " 宫廷玉液酒 "。

再也没有陈小二和朱时茂两位黄金搭档带来的《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

而这几年,虽然老戏骨们频频返场春晚舞台,当红流量们也成了春晚的收视密码,但似乎无法一举挽回春晚越来越拉胯的事实。

蔡明和潘长江的毒舌老太太与小矮人,也无力拯救这几代网友们的笑声。

剩下的就只有国内的 " 喜剧台柱子 "《开心麻花》,这几年不断的好人郝建,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邪)。

虽然我们有很多不满,但我们对这届春晚的要求并不高,就是专人做专事。让流量演员唱跳 Rap,让唱歌演员唱歌,让专业小品演员演小品。

其实,这几年网友们疯狂吐槽春晚语言类节目,嘴上说着不要,但是到了大年三十还是会打开电视期待一波。

因为无论现在的春晚小品有多烂,大伙还是会在语言类节目出现时,放下手中的一切聚坐在电视机面前,这是从小对年味儿的一种记忆复刻。

素材来自网络

虽然很多情况是一家人从满脸期待转为满脸失望,但是大伙想要的是那种一家老少蹲在电视前哈哈大笑的年味。

而一个能够让全国观众开怀大笑的小品,可以说是年味的一种延续。

一个小品里演员的台词能够被全国人民记住并且反复使用,一方面确实是小品里的包袱笑料足够离奇。

小品《钟点工》

小品《卖拐》

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小品作品已经被观众们最大程度地认可,这种认可是源于其呈现了观众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其实也是用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表现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现象。

1986 年,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羊肉串》中,陈佩斯饰演的小贩无照经营,想尽各种办法和朱时茂饰演的工商人员周旋。

" 对对对!我的这个羊肉串它也是这个样子嘛!它吃起来臭,咽下去香!吃到肚里亮堂堂,不不不,吃得全身暖洋洋!"

展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的社会样貌,当时有句话叫 " 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据说,陈佩斯为了演好小品中小贩这个角色,还专门去北京的动物园服装市场观察学习小贩的动作。

1995 年的小品《牛大叔提干》,赵本山在舞台上对全国观众大谈扯淡(蛋),范伟一句 " 他是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了胃下垂 " 也讽刺了当时的基层环境里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

到了 2000 年,我小品《钟点工》里,宋丹丹饰演的陪聊钟点工和赵本山饰演的空巢老人制造了一系列笑点。

" 活到 60 多岁了,一进城谁也不认识 "

背后展现的就是在新世纪快节奏的生活下,子女忙于事业,无暇照顾关心长辈,关爱空巢老人成了社会话题。

黄宏、巩汉林、林永健带来的一系列《装修》《邻居》则反映了城市化给传统邻里关系带来的挑战。

小品《装修》

蔡明、郭达的《梦幻家园》则剑指当时的房屋市场中开发商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老百姓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房,结果房屋质量堪忧。

《梦幻家园》

可惜桃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这些经典的小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近五年的小品流传度远远低于 80 年代、90 年代以及 2010 年前后的小品。

现在的小品,只能算是公式小品。先误会一波,然后解除误会,最后煽情。

看似笑料包袱煽情整齐码好,但实则是细嚼无味的,不断地重复着主题空泛的说教。

所以,我们发现小品越来越水,年味儿越来越淡,看着电视机里穿红戴绿的一家子齐声喊着 " 我们一起包饺子 ",我们只能苦笑着继续围着电视机打开某个往年小品回味一下。

春晚是一台文艺晚会,只有将艺术功能发挥得越充分,观众们才会提升对春晚的信心和兴趣度。

但缺少足够的社会观察和艺术创作,小品也就变成了烂煽情和硬说教。

距离 2023 兔年春晚还有不到 40 天了,今年春晚你会看吗?

设计 / 视觉:壮壮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