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八卦 > 正文

​内娱能不能多点活人?我们说了不算

2022-11-21 19:40 来源:秀网 点击:

内娱能不能多点活人?我们说了不算

越中庸,越安全?

文| 张嘉琦

编辑|周亚波

前几天,潘粤明在凌晨三点发了一条微博," 想你和作死有区别吗?" 引来各路网友围观,有的拿他当自己的 CP" 代餐 ",有的在评论区玩梗,感叹一句 " 娱乐圈活人 "。

今年以来,娱乐圈的天花板人设,非 " 内娱活人 " 莫属。前有高分综艺《快乐再出发》里的 " 再就业男团 ",后有王鹤棣和陈飞宇两任 " 男友 " 的出圈始末,都让 " 内娱活人 " 的标签变得越来越热门。

" 活人 " 虽好,代价也不小。魏晨前阵子因为和《快乐再出发》制片人公开对线闹上热搜,知名内娱活人杨超越和刘宇宁也都因为在直播中的发言被 " 声讨 "。

而且内娱向来有 " 挖坟黑历史 " 的优良传统,没红的时候当然可以自由自在做 " 活人 ",但只要一朝成名后,过去所说过的话都会被拉出来逐一 " 审判 ",让人感叹还是 "AI" 比较安全。

微博舆论环境不好,很多 " 内娱活人 " 选择跑到其他平台另起炉灶,抖音、小红书和微博之前想要做的 " 内地版 INS" 绿洲,都在一段时间内培养出不少 " 内娱活人 "。只是社交平台作为和粉丝联结的重要方式,总脱不开 " 营业 " 二字,也很难真正成为明星们的 " 朋友圈 "。

都在呼唤 " 内娱活人 ",但成为真正的 " 内娱活人 ",对明星来说实在是一件高风险的事。高风险当然对应着高收益,但做个兢兢业业的 " 广告 AI",就像把存款放进余额宝,可能天花板低一些,但不容易翻车,天花板低点也就低点了。

你好,活人

" 内娱活人 " 开始成为天花板人设,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选秀消失后,内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冷寂。苦于没有乐子可看的网友们,在微博上掀起了一波 " 挖坟 " 潮,以 " 情感博主 " 杨幂和 " 暴躁女王 " 那英为代表,很多明星以前在微博上的大胆发言都被翻出来,大家纷纷感叹 " 好怀念那个时候的娱乐圈,明星都是活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很多明星的微博,已经默认是 " 一键托管 ",由团队代为发布内容。在有作品播出的时候,有些人还会在微博上兢兢业业地官方营业一下,如果刚好处在空档期,微博除了广告和宣传照,几乎没有任何 " 活人 " 的气息。

" 内娱活人 " 的定义对应的正是这些公式化营业的 " 广告 AI",因此维度也比较广。

一类是活跃在吃瓜第一线,或者是很热衷于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明星,虞书欣、沈月、赵露思这批 95 后小花都属于此类代表。另外,平时在采访或者直播中 " 口无遮拦 "、经常大胆发言的也属于 " 内娱活人 ",一般身上都贴有 " 真性情 " 的标签。

" 喜剧人 " 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 " 内娱活人 "。今年的三位 " 男友代表 " 王鹤棣、陈飞宇和白敬亭,都多少带一点喜剧感。《点燃我温暖你》播出期间,和陈飞宇有关的话题几乎都走搞笑风,撕日历的阿瑟一夜之间化身 " 搞笑男 ",不仅霸榜微博热搜,还因为和剧中人设产生了鲜明的反差感,反向助力了一波剧集热度。

陈飞宇微博的自动回复

" 内娱活人 " 的核心魅力,其实是 " 接地气 ",这与整个舆论场的风向也有关。在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塌房事件后,明星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跌,现在连追星都要 " 站起来 " 追,更别说看乐子的路人了。" 冷面男神 " 和 " 高岭之花 " 已经成为过去式,只有接地气才能得民心。

更重要的是,虽然《超级女声》这类 " 草根明星 " 的主流上升通道已经消失许久,但大众对于 " 草根明星 " 的需求却并未消失。《创造 101》播出期间,杨超越意外走红的根源,正因为她是 " 全村的希望 ";《苍兰诀》播出以后,王鹤棣家在乐山开炸串店的故事也被全网传播,用来佐证 " 魔尊 " 其实也是 " 普通人 "。

活人,也不好当

虽然 " 内娱活人 " 的人设有千般好,但并不是谁都能当好的。这是个门槛很高的人设,不亚于之前屡屡翻车的 " 高智商 " 明星人设(往期文章:明星的高智商人设,能信吗?)。

想要当好 " 内娱活人 ",首先是得 " 有梗 "。《苍兰诀》中 " 长珩仙君 " 的扮演者张凌赫成功跻身 " 流量 " 行列,除了剧集本身的热度之外,也离不开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

微博官方数据显示,张凌赫 8 月份一共发了 77 条微博,远多于在营业期的其他演员,而且他还会经常回复网友评论,每条评论都有笑点,直接坐实 " 内娱活人 " 的人设。虽然这背后不乏团队的助力,但如果没点 " 喜剧天赋 ",难度还是太高了。

张凌赫:我不是假人

除了有梗之外,勤劳也很重要," 活人 " 的活也是 " 活跃度 " 的活,在血雨腥风的娱乐圈,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坚持直播的刘宇宁,把 Vlog 做成固定节目的沈月,带 300 套衣服去剧组为了拍照的虞书欣,抖音日更的张凌赫 …… 随便拉出哪一个来,都似乎成为了兢兢业业的 " 内娱活人 " 代表。

想要做到讨喜,还得保持八百倍速冲浪,能跟得上网友的热门话题。之前丁禹兮的 " 一分钟辟谣 " 事件,就为他拉了一波好感。有营销号发布消息称,《大理寺少卿游》一直不开机是因为丁禹兮罢工,他一分钟后就出现在评论区辟谣," 我没有哈。"

马天宇也干过差不多的事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 " 内娱活人 ",人设千万不能崩,无论是综艺、直播、采访,还是个人的社交媒体,都得保持统一,但凡稍微 " 高冷 " 一点点,就有翻车的可能。这其实触达到一个根本问题:硬凹是没用的,只有明星本人的性格,才能决定 TA 能否成为 " 内娱活人 "。

即便一直保持人设不崩,也有极大可能翻车。这就是 " 内娱活人 " 最危险的地方。毕竟 " 活人 " 就是得敢说,敢说就有说错的可能。

" 真性情 " 的明星,往往很容易陷入舆论风波。前段时间,魏晨在微博上和《快乐再出发》的制片人公开对线,就引发了不少争议,还上了热搜第一,在惨淡的内娱成功打造了 " 爆 " 字词条。虽然也有人支持他跟娱乐圈潜规则硬刚,但更多的评论还是说他 " 情商太低 "。

魏晨公开对线原文

同样陷入 " 情商低 " 漩涡的,还有郭晓婷。前段时间她在一个采访里,说了好多 " 大实话 ",比如参加了《演员请就位》,却发现大家都是来搞人际关系的;演《冰雨火》的时候很辛苦,但播出效果却不如预期;有些剧像是在拍广告,自己是说台词的工具人 ……

这段采访释出后,评论区也呈现了很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觉得她敢讲又真实,另一部分人则直言她这是 " 又当又立,背刺内娱 "。

郭晓婷采访片段

因为直播时的大胆发言而引起争议的也很多。前阵子刘宇宁直播的时候说 " 古装剧不需要演技 ",虽然他用词已经相对谨慎,但仍然免不了一阵声讨。杨超越也曾经在直播里开玩笑说让粉丝帮她 " 找工作 ",事情闹大之后不得不发微博出来澄清。后来还因为在直播的时候 " 教育网友 ",彻底宣布 " 停播 "。

像王鹤棣这种,走红之后 " 黑历史 " 被起底的,其实也有风险。很多明星在还是 " 小透明 " 的时候,都有半公开的小号,然而在他们逐渐走红后,这些小号会先帮助他们树立一个 " 内娱活人 " 的人设,然后再马上快进到 " 被骂——关闭小号 " 的结局。

这种戏码,已经不是个例。屈楚萧和虞书欣的小号都在走红之初为他们带来了一些加成,但也都因为引起舆论争议而停更。在小号关注度逐渐走高后,每一条微博都难免会被从各种方向解读,带来不必要的公关危机。

" 能当活人 " 与 " 爱当活人 "

残酷的真相是,喜欢 " 内娱活人 " 的,好像只有想看乐子的 " 路人 ",而对明星而言,爱不爱和能不能,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可以自主选择的事情。

真正的粉丝,大部分都觉得自己的偶像就当个 AI 也挺好。毕竟现在在内娱当 " 活人 ",代价实在有点大," 反黑 " 的活儿还得落回他们自己头上。刘宇宁直播的时候,弹幕就有粉丝一直在刷:" 哥你快别说了,待会又有人拿去黑你了。"

刘宇宁:我一般当场辟谣

平台环境不行,换个环境可以吗?例如,微博成为广告集中地之后,小红书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开始主打 " 明星日常分享 " 的方向。有很多明星,都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日常动态、兴趣爱好,明星们在小红书的存在感,确实有相当大的 " 活人 " 成分。

但这种感觉,也并非绝对。例如,井柏然年初入驻小红书,直接把自己的简介改成了 " 欢迎来到我的朋友圈 ",更新频率极高,还会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不过,现在打开井柏然的小红书页面,更新频率已经骤降,最新一条发布于半个月之前。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平台," 高频营业 " 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随便发言 " 的风险也是同等的,小红书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也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微博曾经面对过的问题。如果本质的环境不改变,任何公开平台都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甚至私域的朋友圈,也会有被截图发出去的危险。

退一步去想," 内娱活人 " 的人设,其实只会对热度和人格魅力有点加成,和明星的业务能力并不挂钩。即便没有微博账号,平时完全在社交媒体上隐身,只要能拍出好作品,照样能成为 " 全网顶流 "," 神仙姐姐 " 刘亦菲就可以作为相当好的证明。

人设凿得太实,也有可能影响戏路。曾经被称为 " 内娱最后一个活人 " 的黄子韬,就已经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 " 演什么都像本人 " 的演员了。

总而言之,活不活人仍然是排在业务能力之后的附属品。作为舆论环境和明星选择的双重结果," 内娱 AI" 的现象,是由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也被这个时代所放大。

而从风险的角度看," 内娱活人 " 不仅打造成本高,翻车风险也直线上升,刘昊然很早之前就在综艺上 " 参透 " 了这个道理:" 作为公众人物,你越中庸越好,越中庸越安全。"

更何况,每个看似随意的热搜词条,背后都有可能是艺人团队的精打细算,这个标签火了之后,谁又能说得清楚," 内娱活人 " 到底是真性格还是伪命题呢?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