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影视 > 正文

​韩国电影《寄生虫》豆瓣评分高达9

2023-02-27 00:55 来源:秀网 点击:

韩国电影《寄生虫》豆瓣评分高达9

一、有一部电影,几乎所有看过的观众都会喜欢

戛纳电影节的趣味更偏向于艺术性,所以很多获奖的电影都没有受到大众的过多注目,例如曾经获得最佳影片的《冬眠》、《自由广场》,都是非常优秀的影片,但那些隔三差五去电影院消遣时间的“电影爱好者”没有几个听说过这些影片。

《霸王别姬》被我们很多观众熟知,是因为它是第一部获得该殊荣的中国影片,而完整看过这电影的人大概也寥寥无几(我是指从人口比例来说)。

但韩国人导演的《寄生虫》却一如反常,前两周电影资源在网上流出后,无论是电影媒体还是别的自媒体,都纷纷倾注热议。那些把电影当做消遣的朋友也在朋友圈嚷嚷自己的看法。

有些电影只有专业的电影爱好者会喜欢,而有些电影只有爆米花观众才会喜欢,而《寄生虫》估计是看过的人都会喜欢的吧。

究其原因,大概是《寄生虫》这部电影优秀得非常明显。

二、《寄生虫》的主题

基宇一家没有稳定的工作,偶尔帮披萨店折包装盒来赚分毫。有一天,朋友敏赫来到他们家,介绍基宇去富人家做补习老师。富人家似乎比较好忽悠,慢慢地,他们全家人通过欺骗、耍手段混入到了这个人家里打工。在他们得意于这种收入颇丰的工作,但最后的悲剧也在向他们靠近。

电影里总共出现三个阶层:上流社会、中产阶级和社会底层。他们混在一起,自然会产生矛盾。

他们有各自的人性优点,但真正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他们的恶。确切地说,他们本身没有恶,但地位的不同使他们产生了恶。这种恶是身不由己的,自己无法控制的,而是社会对人的一种无形操控。如果他们能够乖乖地各呆各阶层,我们旁观者看过去,是挺可爱的一群人,但他们呆在一块,所有人都变得不好了。

他们的相处就是一个大猫吃蟑螂蟑螂吃蠕虫的碾压场,食物链高的一级碾压食物链低的一级。对于上流社会,电影没有明目赤裸地表现其冷酷,对来自下层的人们明刀明枪地使用暴力,而是展现出一种天真、友善。他们对那四口之家表面上似乎和亲近,但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他们对你们友善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们不要越界。

这是一种冷暴力。潜台词就是我们和你们不是同一类人。我们可以住在同一个宅子里,呆在同一辆汽车里,在同一个房间里为我们儿女进行补习辅导,那是我需要有人为我打理生活,帮我倒屎倒尿,但我在我们之间划了一条线,你不要跨过来,否则我就不那么好相处了。这就是他们亲切背后的伪善。

这还不算,你要画个楚河汉界你画就可以了,我穷至多留意着不去跨越。这部电影在这个命题上更进一部。你虽然不越界,但是你身上的味道越界了啊。我们的体味是不同的。你们的体味让我很难忍受啊。

这样的体味是真实的体味,也是象征的体味。真实的体味可以通过洗涤剂香水等掩盖住,但要掩盖象征的体味就难了。它是你阶层的烙印。对于下等人,就是一种原罪。原罪是什么?就是不用给你罗列任何借口原因,你就是有罪。

中产阶级的角色也善良不到哪儿去。他们唯一能碾压的就是比自己更低一等的底层的人。他们耍计谋挤走了原女佣文光。文光求她帮忙的时候,他们没有表现任何的同情,最后还把她踢下楼梯,文光最终死于脑震荡。如果他们能够很好沟通,学会分享,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悲剧,但很多时候贫穷造就短视。让人深以为憾了。

三、《寄生虫》的讲故事技巧

媒体对《寄生虫》的主题探讨已经够多了,我也不再赘述。看过我之前的影评的读者(例如《监视者们》和《盗梦空间》的影评)也会了解到,相较于“故事说了什么”,我更着迷于“故事怎么说”,也就是讲故事的技巧。

你可以讲民族大义,也可以将妯娌私语,都不会妨碍故事是一个好故事的可能,但如果讲故事的方法不得当,那就可以直接判定它不是一个好故事了。

所以,我认为《寄生虫》是一部杰作,不仅仅是因为我觉得它对贫富差距、各阶层人性的深刻洞察,而是在这主题光环之下,它的讲故事技巧同样光彩熠熠。

有点夸张地说,导演希望做到电影中的每个镜头每一动作都有其意义。

这电影的讲故事运用了很多方法,在这里不妨给大家粗略地讲一下。

四、象征

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导演表现得很明确。男主人公基宇在影片多达三次地说到:“这很有象征性……”

电影的题目就是一个象征。寄生虫在电影中象征着寄居在上流家庭的中产和底层阶级的两类人。在主人外出时闲散地在他们的豪宅撒野放肆,好像是在自己的家一样,但如果主人突然回来,他们就会像蟑螂一样作鸟兽散。

角色住的地方高低分别象着他们各自的阶层。住在地上房子的代表上流社会,半地下的代表中产阶级,地下室的自然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上流人家明亮通透,土地广阔得可以玩链球。中产阶级忍受着酒鬼的馊尿,马桶设得比人还高。吴近世为了闭债,四年来生活在地下室,地表上的一切事情,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几乎和他无关,社会的福利也遍及不到他,没有任何变好的希望,像一具行尸走肉。在这里,导演用了双重象征。住在地下的这一位不一定真的是住在地下,而是象征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住在地上,但还是被上面阶层碾压、社会发展的好处惠及不到他们的人。

敏赫送给基宇的山水景石,我猜,象征了虚荣或者一种晋升的机会。这块石头本来就是一块普通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就是因为长得古怪才被人捡来。它被装在一个超华美的盒子里,衬以精致的锦布和石托,立即显尊贵重了。敏赫把石头送给基宇家的时候,也把到富人家做家教的工作让给了基宇。后来基宇为了不让自己东窗事发、也为了保住暂时的看似美好的处境,打算用这石头来杀死吴近世。象征着虚荣心或向上怕的机会扭曲了基宇的心智。结果他自己被这石头砸破了脑袋也导致吴近世逃出来杀了他妹妹以及父亲杀人的悲剧,象征着虚荣心对他家人的灾难。

地下室还有一个很经典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地下室曲曲折折,很像一个迷宫。这个象征的典故来自希腊的一则神话,国王弥诺斯把皇后与一头公牛偷情所生的儿子弥诺陶斯的半人兽囚禁在迷宫里。从此,很多文艺作品就把迷宫就象征着人心中的黑暗。

这样的象征可以解读为富人内心的幽暗之处。因为地下室位于富人的豪宅下面,那个住在那里的人靠从富人家偷来的食物供养着,象征这富人的内心黑暗。富人不知地下室的存在正如人们不清楚自己处于潜意识中的黑暗。

基宇一家从豪宅逃了出来,家被雨水淹了。妹妹基婷来到卫生间。这时候导演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这一刻,是文英因为脑震荡而在地下室的马桶里呕吐,下一个镜头呈现了基婷家的马桶因为堵塞而粪水喷涌,象征着文英事件是对他们倒脏水,把他们的精神和生活都弄得一团脏乱。

五、反讽

反讽就是,前面说的不会发生的事情(一般是不好的事情),后面却发生了;或者说一个人在前面大义凛然地谴责的丑陋行径,到后来自己却毫无保留地实践了,正所谓广东人常说的“开口讲大义,临大难必变节”。它可以加深角色的灾难,更让人同情,也可以更刻骨地讽刺角色的伪善。

敏赫以为基宇正直,不会爱上他已经爱上的补习学生,所以给他介绍了这份工作,结果基宇把那女孩给撬过来了。

去生日露营的之前杜夫人说如果下雨,她的儿子会更加开心。后来真的下雨了,野营地被水淹了,儿子又哭又闹,不肯回家。

杜舍长夫妇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斯文狷介。他们谴责司机乱搞车震,后来他们却在沙发上意淫着这样的场面互相淫狎起来。

基宇一家终于逃了出来,他们很无望,不知道他们闯出的祸怎么解决。父亲基泽说不用考虑太多,先回去洗个澡。结果回到家,家里被粪水所淹,澡都没得洗了。

基泽开车载着夫人。夫人竟是很粗鲁很失不斯文地把脚撑到前排的座位靠背上,自己却因为受不了司机的气味而开窗。

杜舍长和基泽要为儿子排演一唇英雄救美的戏:他们假装向基婷袭击,好让儿子去救她。后来基婷真的被袭击了。

本片最大的反讽是,父亲在前面对儿子说:“一旦定下计划,人生就不会按计划来。”故事的最后,儿子却说他做了一个计划,就是努力奋斗赚很多钱,买下那栋住宅,好让父亲能够偶尔出来透气。也就意味着儿子的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六、铺垫

一个虚构的故事要让人买账,就得让人相信,就得有理有据。不能像好莱坞英雄那样,手中无缘无故多了一把斧头,凭着它脱离了危险。铺垫是让情节合理的最好方法。

在故事开始阶段,主角基宇和杜夫人他曾经参加过童子军。这不但解释了他为什么知道“童子军发源印第安人”,还为故事的最后能够读懂父亲的摩斯密码,从而合理地展现父亲的处境埋下伏笔。

杜社长说文光饭量很大,一个人吃两个人的份。这为后来展现她供养在地下的丈夫做铺垫。

有钱人家自然少不了监视器,这个是不能绕去的一个道具。前女佣说她剪掉了监视器的线。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对白,为基泽杀人后能够“人间蒸发”埋下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故事的前面展示是父亲基泽把地下室门口的摇柄放在置物柜上面的,所以后来逃亡的时候他找到摇柄把地下室门关起来的动作就没有任何异议。

基泽对杜舍长的杀意不是一时间的大脑短路。首先是他在茶几底下偷听到杜舍长夫妇对他的气味的羞辱讨论,后来在车上也看到杜夫人对他的气味的嫌弃动作,最后他看到杜舍长对吴近世的气味厌恶,投射到自己的身上,厌恨沉积了很久,才产生了杀意。

七、反衬

对比反衬能够让两个完全不同的性质更加的不同。不用说贫富的对比。忠淑的一家把文英家困回到地下室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影片为她们布置这样的场景:夫人和和忠淑站在玻璃墙边,夫人眉飞色舞地指导桌椅的摆放,那种天马行空的设计估计“得闲无事做”的有钱人才能想得出来。夫人那种高兴的心情完美地反衬出忠淑内心不安。

类似的对比反衬不胜枚举。

八、细节

杜舍长夫妇看似慷慨,在某些事情上确实这样,例如在给儿子买礼物上、在搞生日派对上,但其实是否吝啬,主要在对象上。片中有一个细节,夫人让忠淑做杂酱面,为的是给儿子吃。但儿子不吃。夫人就随口说给忠淑吃,然后又突然改口,说给丈夫吃,后来的话很有意思,她补充说里面加了牛肉。因为里面有了牛肉。她就不舍得给外人吃了。后来丈夫也不吃,她自己把它吃光 了。

九、悬念

有人说,好的故事就要紧紧扼住读者或者观众的喉咙,本片很好地做到了。特别是发生在风雨之夜的那一幕。

基宇一家乘着杜舍长一家外出,就在主人家里撒野。他们的说如果杜舍长回来,他们就会像蟑螂一样四散躲藏。这样就给我们暗示,主人是一定会回来的。这给了我们一个为他们担心的心情,主人什么时候回来?回来的时候他们怎么收拾?他们的骗局会不会被揭穿?一下子就给我们制造了这么多的疑问,也就纠起了我们的心。

但这个哏导演故意吊着。父亲基泽一手把桌面的杯瓶杂物扫到呆板上,把环境搞得更加难以收拾,为我们的担心加了码——主人如果突然回来,他们怎么能尽快收拾完哟。

然后,门铃响了。我们心惊了一下,主人终于回来了?这就是这部戏最高明的地方。原来不是,是前女佣文光。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在以基宇一家和杜舍长一家对立的主线中,产生了另一个分支,绕了一个弧线,在故事最后和主线合并到一起。

这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无法放松。因为前女佣来访很怪异。这又给故事增加了另一个悬念,这女佣来干嘛?

看过这影片的人也知道后来的事情。基宇家和文光家缠斗了一番,主人之后还是回来了。他们看似安全地度过了那一幕。

这一幕秒好巧妙地制造悬疑和不断地给角色出难题,不让角色舒服。制造悬疑可让产生好奇心,给角色出难题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感觉也是自己的难题。这是扣住观众喉咙的两只看不见的手。

十、总结

很久没有像一条狗那样去奉承一部新电影了。

《寄生虫》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赞誉一方面来自它所探讨的主题,另一方面是有讲故事技巧这个强大的硬核做后盾。虽然大部分观众并不会细细分析这些技巧,但有了在这些技巧,故事自然会变得好看。

把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有丑陋有无奈,都是为了生活,谁又容易呢!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